两会圆桌 外卖万亿大市场怎么样才可以“跑”得更好
自2008年中国第一笔线上外卖诞生,外卖行业在中国快速崛起,成为社会上平凡而不可或缺的行业。如今,中国骑手超过1000万名,日均配送超8000万单,相关联的消费超万亿元。2024年,电影《逆行人生》更是让外卖行业这个新就业形态为人们所关注。外卖产业如何健康发展,外卖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外卖员权益如何维护……对此,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参加2025“安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
“随着社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显。”省人大代表柏一丹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议逐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
柏一丹是合肥市包河区霁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近年来,她所在的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帮助新就业劳动群体减轻压力、提升心理素质。
“我们引入了情绪可视化设备,帮助劳动者及时监测和感知自己的情绪状态。”柏一丹介绍,这一设备结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及心理社工的专业服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就像给人做了一次“心理体检”。劳动者能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并获得个性化的干预和调节建议。
同时,该中心推出了心理服务云平台,利用云平台上的自助练习,劳动者们不仅能减轻工作中的压力,也能提升情绪调节能力。此外,还有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全天候的心理支持,确保劳动者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专业帮助。
“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外卖员等新就业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工会和有关部门,能更加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柏一丹表示,这可以让每一位劳动者获得物质保障的同时,享受到精神文化上的关怀与支持。“通过持续的心理健康服务,希望新就业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将更轻松、健康,社会也将因为这样变得更加温暖与和谐。”
省人大代表鲍瑾指出,外卖作为新兴业态,在给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由于外卖平台企业监管效能不足,加上外卖骑手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观念不强,且多数骑手骑车速度较快、行驶路线不规范,导致交通事故风险增加。”鲍瑾称,外卖车辆大多为配送员个人电动车,未实现一人一车一照,违规后难以处罚和教育的状况,也给社会带来较大危害。
为此,鲍瑾提出,建议外卖平台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配送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开发道路交互与通行监管平台,指导骑手合规行驶,根据真实的情况优化算法规则,科学派单,适当放宽配送时限。企业层面要定期组织配送人员学习法律和法规,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将交通安全表现纳入绩效考评。政府与监管部门则应强化监管与执法,加大对配送车辆路面管控力度,严格查处交通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建立约谈通报机制,同时建议建立外卖车辆相关保险。
“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平台算法限定送餐时间,超时扣款、积分排名降低等规定,迫使骑手为按时送达而快速奔波,增加了自身和第三人的交通事故风险。”鲍瑾称,很多骑手在注册、签约过程中往往没有仔细阅读内容,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的劳动合同情况,维权意识薄弱。对此,鲍瑾建议,加强外卖骑手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推进平台算法监管实效化。“检察机关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算法监督,推动数字法治建设。”此外,鲍瑾提出,应从多个层面保障外卖员劳动权益,包括优化合同中“服务与休息时间”“职业保障”等细则,开发普惠保险,设立紧急援助基金,优化算法和派单机制,建立三方沟通协调机制等。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外卖平台解决日常饮食问题。然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降低食品安全质量和卫生标准,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对此,省政协委员卞凯民认为,外卖食品安全应加强监督管理。
卞凯民建议,要加强平台监管,如严格备案管理、定期责任约谈、不定期监督抽检等。“要求平台严格审查入驻商家的资质,对商家的实体经营门店进行当地考验查证,包括卫生状况、环境条件、食材采购渠道等,确保餐饮服务提供者具备安全可靠的食品经营条件。”
另外,卞凯民建议开展餐饮从业人员培训,为入网经营者提供免费的线上食品安全培训考核。“能定期对入网经营者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商家的经营资质挂钩。同时,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套证经营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对非法违规经营主体要坚决取缔,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防止无证经营行为死灰复燃。”
卞凯民说,要加强外卖配送环节监管,督促平台加强对外卖送餐人员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和管理。同时,要深入推行食安封签工作,“也就是说,要求所有入网食品经营者,一定要使用封签或者具备封签功能的食品包装物予以封口。”
省政协委员、巢湖学院财务处处长徐志仓教授呼吁各方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法规、优化服务保障等举措,对外卖配送行业群体给予更多关心。
徐志仓说,外卖即时配送是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基数庞大,目前存在流动性高、收入不稳定、交通事故风险大等现象,如何充分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是需要我们来关注的事情。
“从一日三餐到蔬菜水果、药品文件都可以配送。”徐志仓说,当打开外卖平台时,外卖商品几乎覆盖至日常生活全品类。外卖产业是平台经济,商户、消费者及平台高效对接,推着骑手“加速跑”,为此,他建议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
徐志仓还提及外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问题,他对记者说,不提供堂食的外卖店铺慢慢的变多,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涉及食材采购、食品加工、包装安全、配送安全等多个角度,进一步提升外卖食品安全水平、促进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日益成为共识。
徐志仓建议,对外卖平台、配送机构、入驻商户提供食品安全信息作出详细规定,实现信息共享、监管合力,多方共同守好食品安全的底线。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魏鑫鑫 徐琪琪 吴碧琦 姚一鸣 余康生 实习生 顾希文 方琦 王乐
上一篇:告别烦恼!速食包装的解决方案。
下一篇:外卖封签建议书